多元调解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槐柳
通讯员 尹晓婧 陈 康
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七里一村社区,一户居民家中装修时有部分建筑垃圾掉落,将单元门口停放的一辆汽车砸坏。见爱车受损,车主于是报了警。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琴断口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进喜立即介入。他联合汉阳区司法局派驻的社区律师和社区网格员一同到场,将涉事双方约到社区警务室进行调解。
唐进喜向双方确认事发经过,了解车辆受损情况后,立即组织警务室工作人员陪同双方对车辆受损状况进行评估。在车辆受损及维修的评估结果出来后,唐进喜带领调解队伍,向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当天下午,涉事双方便达成了治安调解协议。
在千万级人口的江城武汉,伴随传统与新兴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武汉公安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时代考题,坚持“群众的需要就是指令,群众的满意就是标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出多元化调解机制、社区警务团队建设等措施,做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不断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质效。2024年,武汉公安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6万余起,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9%。
多元化调解机制成效显著
唐进喜负责的七里一村社区调解室,是全市100个“品牌调解室”之一。
唐进喜邀请网格员、居民代表、律师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调解,遇到复杂事件,调解室成员一同进行分析研判。他还适时邀请街坊邻居、派出所法制员、街道司法工作人员参加,共商矛盾化解方案;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回访、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有效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同时被选树为全市“品牌调解室”的武昌区分局梅苑派出所,探索派出所、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调解工作法,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去年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9.8%。
记者了解到,武汉公安积极推行“警+N”联调机制,形成“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工作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市226个派出所设立了调解室,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源头化解。
社区警务团队作用突出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当代国际花园社区,是一个实有人口超2.5万的开放型社区,噪音等各类矛盾纠纷曾经困扰这里的居民。
“这么大的社区,光靠我‘单打独斗’肯定行不通。”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茅店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文昌发动辅警、网格员、保安员和楼栋长,成立了“红色警务团队”。
张文昌请来居民代表、广场舞大妈、律师、社区工作者等,一起议定了《当代社区广场舞文明公约》,鼓励广场舞大妈实现自我管理。广场舞领队朱望华十分尽责,每晚一到21时准时停掉音乐,队员解散回家,噪音类纠纷再也没有发生。
随后,包括矛盾纠纷调处队、文明养犬倡导小分队、广场舞扰民治理小分队、出租屋流动人口服务队、安全隐患上报队、反电诈宣传队在内的“红色警务团队”陆续建立。近两年,他们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00余起,张文昌获得武汉市“金牌调解员”称号。
同时,在武汉智慧警务的脚步持续迈进,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工地等建设不断推进。随着“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不断完善,数字赋能助力定分止争发挥出预警预防作用,将隐患排除在源头,推动防范关口前移、风险主动管控。
■声音
多方力量联合,充分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汉阳区分局琴断口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进喜
我发挥自己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的身份优势,公开征选68名楼栋长、组建了“红色警务团队”,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区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茅店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文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