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多元勤务护生产 综合施策助增收
人民公安报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鲍国涛 张青青
春和日丽,湖北省公安县的广阔乡村农事正酣,呈现一片勃勃生机和繁忙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中旬以来,公安县公安局聚焦春季生产特点和乡村平安治理实际,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实施多元勤务,全力护春耕、助增收、守净土。
凝聚合力保平安
“驾乘摩托戴头盔,农用车辆莫载人;陌生链接别点击,转账汇款要警惕。”4月8日早上,公安县麻豪口镇鹅港村的村道上,开展早间巡逻的派出所民警用小喇叭向村民念起“安全顺口溜”。
春耕启动以来,公安县公安局专门组织16支春耕安全宣传小分队,每天走村串巷,就防火防盗、防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交通安全等知识向村民开展面对面宣讲。他们充分整合村组力量,形成了派出所民警、村辅警、村民小组长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在258名村辅警的基础上,该局还发展3100余名村民小组长担任村民小组辅警。民警凭借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负责统筹指导、线索侦查与执法打击;村辅警和村民小组辅警发挥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协助开展日常巡查与宣传。截至目前,多方联动破获偷盗、诈骗等案件20余起,为村民挽回损失7万余元;第一时间化解耕地边界纠纷、灌溉用水矛盾纠纷等30余起,全力守护农业生产。
前不久,南平镇柘林村村民老刘到派出所报警称,其放在地头准备用来灌溉的水管被盗。因现场痕迹难以辨认,民警迅速和村辅警、村民小组辅警联动排查。有村民小组辅警反映,本组村民赵某屋后堆放的水管和被盗水管高度相似,民警迅速来到赵某家,查明了赵某涉嫌偷盗水管的事实。
为提升管理覆盖面和精准度,公安县公安局引入警用无人机助力巡防工作。他们利用警用无人机机动性强、监测范围广的特点,对乡村道路、村居、农资集散地、经济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区域开展机动巡查,快速处置可疑情况。“以前总担心养殖的龙虾被盗,现在有无人机巡查,晚上睡觉安心多了。”夹竹园镇黄金口村龙虾养殖大户说道。
横向协作助增收
“派出所民警帮了大忙,今年应该止亏了,收成大致有了底。”近日,麻豪口镇沙场村葡萄种植户望着长势正旺的葡萄,十分开心。
3月以来,公安县各派出所加强横向协作,为小型种植户、养殖户生产经营出谋划策。麻豪口镇沙场村村民老王种的8亩葡萄去年亏损了不少钱,麻豪口派出所与埠河派出所联系,请来经验丰富的葡萄种植大户实地问诊,帮助解决了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害防治等难题。
针对村民反映的农资价格波动大的问题,公安县公安局主动联合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稳定农资价格和质量;针对部分村民缺乏科学种植知识的实际,邀请农业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解科学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水平;民警辅警通过走村入户,与村民深入交流,了解生产中的困难和需求,为增收出谋划策。春耕启动以来,全县派出所为20余家柑橘种植户、小龙虾养殖户等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村民有个好收成。
筑牢防线守净土
以毒品原植物“零种植”为目标,公安县公安局多维发力,全力筑牢农村禁种铲毒防线。
全县派出所与辖区行政村签订《禁种铲毒承诺书》,推动村组压实田间管理责任;派出所民警分片包干,根据工作中掌握的信息,对重点区域开展重点踏查;通过村辅警和村民小组辅警延伸管理触角,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和闲置院落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巡查,及时发现并铲除种植的毒品原植物,对当事人依法教育或惩戒。
此外,公安县公安局还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宣传,在村头巷尾悬挂禁种标语,利用“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禁种法规,进村入户发放《禁种铲毒告知书》,讲解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以案释法,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线索,形成全民参与禁种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通过踏查发现、群众举报等途径,公安县公安局查处多起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案件,铲除一批毒品原植物,全力守护了乡村净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