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全面研判警情 精准查堵隐患漏洞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保华 通讯员 刘旻洋 万姝婷
前不久,犯罪嫌疑人盗窃理发店内6000元现金后潜逃。在湖北省宜昌市公安局支撑下,西陵区分局精准研判,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9小时后民警赶到火车站将他抓获,全数追回被盗现金。破案后,西陵警方在涉案理发店周边排查隐患,填补人防物防短板2处。像这样的打防建治理模式,西陵区分局已推进到基层所队和社区警务室。
西陵区是宜昌的政治、文化、金融商贸中心。2022年以来,西陵区分局借助警务机制改革,整合成立全新的一体化实战中心,以警情全面研判为源头,在对各类案件快办案、快挽损的同时,针对暴露的治安漏洞快速补防,一体推进打防建各项工作,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整合成立一体化实战中心
4月7日凌晨,西陵区分局辖区发生5起盗窃商铺门面案。
“窃贼如此疯狂,还会继续作案,必须尽快将他们抓捕到案才能减少群众损失。”分局一体化实战中心负责人张晓峰研判后确定这是同一团伙流窜作案,下达快速破案指令。值班民警很快建立指挥调度作战的联络群,刑侦、派出所办案队民警进群一体作战。随着信息无障碍汇聚,研判成果越来越多,盗窃人员身份很快被确定。警方连夜追击,24小时内将嫌疑人抓获,追回大部分被盗现金和全部被盗物品。
“传统警务机制运行梗阻、数据壁垒严重,制约警务效能提升,必须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宜昌市公安局副局长、西陵区副区长、分局局长镇国庆介绍,2022年开始,分局将情报指挥中心、侦查中心、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刑事技术中心整合,成立新的一体化实战中心,以高效合成作战支持全警实战。改革后,警情研判、视频侦查、技术支撑等同步开展,中心最快3分钟之内就可以生成一份案情研判报告,快速精准支撑一线警力追踪、抓捕。
这边,信息流研判马不停蹄。那边,侦研队视频分析如火如荼。在这种高效协同的执法办案模式下,今年以来,西陵区传统“盗抢骗”民生类刑事案件全破,其中80%的案件在案发后48小时内侦破。
以专业打职业
盗窃老手屈某没有想到,自己“零口供”也会被逮捕。2024年年底,他窜入西陵区某城中村溜门入室盗窃后迅速逃离、销赃。作案时,屈某躲开了视频监控,得手后换乘、换装,给警方取证带来不少挑战。
对此,西陵区分局组织刑侦、网安、法制等部门同步上案,很快将他抓获。屈某曾多次因盗窃罪入狱,到案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想逃避处罚。警方通过串案联查,形成屈某实施5起盗窃案的完整证据链。屈某被检察机关以“零口供”批捕。
近年来,西陵警方培育97名信息研判和资金穿透“分析师”。他们以专业能力针对性打击职业化、“抠法条”式作案,突破打不深、打不透的办案瓶颈。
“在接到宜昌市公安局指令后,我们组织警力二次深挖,固定完整证据链,不仅将一批隐案积案挖出,还推动检法机关将一批大盗、诈骗分子绳之以法。”西陵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李俊介绍。
2024年7月,西陵警方在侦办一起电诈大案时不断扩线,抓捕嫌疑人106名。因取证得力,检察院批捕率为100%。通过滚雪球式深挖余罪,2024年以来,分局侦破毒品大案2起,攻克29年前命案积案1起,起诉民生类案件嫌疑人数同比上升33.2%。
针对性升级防范措施
近期,西陵区云集派出所辖区接连发生“拉车门”盗窃案件。警方在快侦案件的同时,让社区民警组织全区平安建设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同步排查整治隐患、同步巡查重点部位,召集“云集枫警”队伍协同作战、及时预警。3月以来,辖区商圈盗窃、扒窃案件零发案。
像这样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全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在西陵区分局已经成为常态。
西陵区分局推行“三研三看三防”新型治理模式。接警后,民警必须研判当事人情况、嫌疑人犯罪手段和作案地点,针对性升级防范措施,堵住隐患漏洞。2024年以来,分局产出研判报告249篇,帮助补防隐患漏洞150余个。
在宜昌市公安局警情全面研判基础上,分局自动研判流转过来的警情线索,生成精准的研判指令推送给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并自动归集反馈内容,形成管理闭环。派出所对辖区重复三次以上的警情重点研判、跟踪问效。据统计,通过持续补防,2024年,西陵区分局辖区传统“盗抢骗”案件、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58.9%、30.4%,今年1月至6月,可防性案件同比再降24.2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