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湖北公安网站|繁体|登录|注册

身后有“最强大脑” 我们处警心里有底

2025-08-30 09:15 湖北日报农村版

讲述人:枝江市公安局问安派出所民警 冀斌

驻守问安派出所的这些年,“规范”是刻在工作里的底色:它藏在每一次出警的流程中,落在每一起案件的处置里。今年5月,我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这份荣誉,正是对我们所有坚守与付出最实在的认可。

我是一名一线处警民警。如今每次出警,心里都特别有底,因为身后有综合指挥室这个“最强大脑”实时支撑。

记得7月的一天,接到一起交通事故报警,对方声称电动车被汽车追尾。我刚安抚完当事人,正准备按程序处置,手台就响了——指挥室同事已经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根本不是追尾,是电动车突然变道引发的剐蹭。人还没到现场,清晰的监控证据已经传到我手上。到了现场,我把视频给双方一看,责任明明白白,当事人当场认责。不到20分钟,道路恢复畅通。这种前后方联动模式,让我们执法更有底气、处置更加高效。

规矩,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而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我们所建立《接处警制度》《值班执勤管理制度》,每周还坚持开展“一亮二议三复盘”讨论会,把上周警情“亮”出来,把执法难点“议”明白,把改进方向“复盘”清楚。在这一次次打磨中,规范执法的标尺越刻越深。今年群众对接处警满意率达到100%,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规范执法,离不开监督。我们所的案管室,有一双“火眼金睛”。线上有执法监管平台自动巡查,线下有专人每日实地检查,构建起“巡查—反馈—整改—复核—销号—分析”的全流程监督闭环。今年以来,通过这个机制及时纠正了34处执法瑕疵,预警了32次风险,真正为我们上了一道“保险”。

我们还主动打开大门接受监督。聘请人大代表、律师、村民等12人担任执法监督员,定期邀请他们旁听调解、评查案件;建立“执法回访”专线,对办结案件的当事人逐一电话回访。被群众盯着看,不是压力,是保护。

本领过硬,执法才能规范。所里高度重视能力建设,今年已组织开展“疑难警情处置”“规范取证操作”等培训演练24场,实现全员覆盖。

7月末,市蓝天救援队专业队员专门来给我们培训溺水救援,手把手教如何接近溺水者、如何正确施救。这样的实战训练特别“解渴”,现在处理类似警情,心里踏实多了。

我们还邀请市局刑侦、法制等部门15名实战教官上门指导,围绕现场处置、证据固定等关键环节现场教学。练得多了,应对突发情况自然从容有序。去年11月,我们在检查快递车时发现一个装满现金的可疑包裹,凭借日常反复训练的规范流程,迅速固定证据、循线深挖,最终破获一起电诈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24万元。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就不可能有现场的沉着高效。

在问安派出所,“每一起警情处置有章可循,每一起案件办理有迹可查”已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这份“全国示范”的荣誉,属于我们所,更属于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坚持把小事做规范的民警。

(记者 董云舒 通讯员 覃江峰 整理)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