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湖北公安网站|繁体|登录|注册

泥土警务接地气 十里片区矛盾少

2025-09-15 08:37 湖北日报农村版

讲述人:沙洋县公安局十里铺派出所所长 彭军涛

清晨7时,集镇西街口哨音响起。我和副所长黄启金站在国道与省道交会处,看着车流有序汇入——谁能想到,这曾是单月3起亡人事故的“夺命路口”?在沙洋县公安局十里铺派出所,我们用沾泥的脚,把“枫桥经验”种进乡土,长出警民共护的新风景。

走村入户用“土法”

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喝汤了么?”同事鄢北辰的河南话逗乐了移民老乡。刚来时,他对移民的方言犯愁,揣着笔记本追着村民学“给吃饭了”“克饭不”。三个月后,正是这句土话,让闷了半年的石某开了口:“我家漏水的事……”

这是我们的“五土”工作法:老警带新警挨家认门,年轻娃不出仨月就能认出村里大多数面孔、喊出不少乡亲的小名;每周三次往地头跑,鞋子沾泥才踏实,哪家稻子快熟、谁家娃要开学,记在本上更记心里;拉上村支书、老教师结“土友”,50多个“平湖义警”比咱还积极,谁家吵架不等咱到,他们先劝。

今年靠这些“土法”,我们收了百条意见,推了20多项民生实事,解了300多件急难愁盼。

多股力量拧成绳

矛盾疙瘩不回流

吴某的转变最暖心。他曾是“火药桶”,为母争执动粗,入狱后还放狠话“出去谁都别好过”。我们没松劲:年节看他家人,他40岁生日,鄢北辰送了蛋糕。出狱后帮他在花木基地找活,现在他成了治安积极分子,总劝人“别学我犯浑”。

这背后是“闭环网”:36名热心人士组“智囊团”,每周三钻216个湾落,把纠纷“周汇总、月清零”。车坪村周、李两家因祖坟积怨十年,清明冲突时,副所长张涵夺下锄头,联合部门划地界、定规矩,俩老汉按红指印时红了眼。

调解不是终点,“民警+村干部”双线回访盯着履行。2025年纠纷化解率100%,“小事不出村”的底气,是一步步跑出来的。

守住四道“平安口”

车轮子跑得稳

咱镇卡在三市交界,15.8公里国道、17.4公里省道、150多公里村路缠成一团,日均2万车次,所里仅24名警力。2018年“队所合一”后,我们既当治安警又当交警;2022年“四口”防控:民警守镇口、辅警守村口、36名路长守湾口、478名志愿者守家门口,力量攥成拳。

西街口我们“一分钟到场”;芦堰村口,辅警裴文林举着旧头盔讲“救命符”;黎明村口,路长贺华东汛期报险、雪天撒盐。三年来,全镇交通事故数降23%,亡人事故数降25%,“黑点”变“驿站”。

围着产业转

法治服务到地头

荆荆高铁竣工,项目负责人送来“三年无盗”锦旗。6名“项目警长”跟村干部组成“6+6”小组,守了三年工地,矛盾当场解、安全盯着办。

华中最大花木市场里,我们和商户组成“护苗小分队”,去年6小时帮贺老板找回被盗车。法治课开在苗木地,讲“假订单”诈骗、教公章核验;石牛中心警务室办93项业务,摩托年检“一站式”办;给老人上门办证,今年已跑30多趟。

从田埂调解到产业守护,我们这群“泥土警察”就认一个理:往群众堆里扎,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揣心里。看着十里铺的新“枫”景,脚下的泥,越踩越有劲儿。

(记者 董云舒 通讯员 姚薇 整理)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