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社融合,武汉硚口这个小区治理有妙招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辉
“新建成的停车棚和周边楼栋还需要加装视频摄像头。”9月11日,武汉市硚口区长顺社区会议室内,在华生城市广场A区业主委员会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负责人组成的三方联动会上,社区民警根据居民反映情况和警情研判结果提出管理建议,得到了三方的认可和支持。
老南经手的就没有“难事”
在城市广场A区居民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难事找老南,老南经手的就没有“难事”。
他们口中的老南名叫南静钰,是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长丰派出所社区民警,负责辖区古田二路华生城市广场A区日常管理工作。该小区2010年建成,有居民楼7栋,住户1400余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小区内汽车、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成为困扰居民的难题。飞线充电、将电动车推回家中充电的场景屡见不鲜,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停放不规范,车辆剐蹭的事故也时有发生。“那我的车应该停在哪里?应该在哪里充电?”这是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保安在日常管理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是民生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南静钰和长顺社区书记林三红多次走访其他社区,学习好的管理和服务经验。2024年8月,南静钰提出建议,在小区内修建一个停放电动车的停车棚,车棚内附带充电头,供居民扫码付费充电使用,这样既可以解决了车辆乱停放的问题,又可以解决了飞线充电问题,还可以解决修建经费的问题。同年12月份,第一座车棚在小区内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一措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很快得到居民们的认可。慢慢地,车棚位置不够用了,居民们希望能再新增一处车棚。在多方支持下,今年6月底,小区的第二座停车棚建成,长度近百米,能容纳近50台电动车同时充电。
“老南把我们变成了见事管事的队伍”
2021年,因工作岗位变动,南静钰成为城市广场A区的责任民警。“小区的内部安全防范,是社区民警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南静钰从警32年生涯中,没有过渡期和试用期这一说法。接手社区工作后,南静钰第一时间找到社区书记林三红,同时联系物业公司,规划加强小区安全防范工作。
隔三岔五,南静钰会请硚口公安民警进小区,讲解最新户籍政策,开展反诈和禁毒知识宣传,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了他,接受了他。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摆花架子。”这是物业公司周经理对南静钰的第一印象。每天,南静钰都会和物业负责人一同前往小区视频监控室,调看安保队伍巡控画面,对于工作时“开小差”的人,他会严厉批评。
“有一次巡逻时我没有带装备,南警官问我,如果我在巡逻时遇到险情,老婆和孩子该怎么办?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马虎,我也总是用这句话对新来的同事说。”安保队员李师傅说道。
在南静钰的带领和要求下,安保力量逐渐养成了见事管事的习惯。今年6月份,队员小李巡逻时,发现停车棚处有2名陌生男子东张西望,于是主动上前核实。两人支支吾吾,不能自圆其说。南静钰得知情况后赶到现场,经查询,二人有盗窃前科,围观的居民不禁为小李竖起大拇指。巡逻工作落到了实处,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而然地就上来了。
这里有一支“安顺服务队”
“老南,小区10余户居民一起给你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也代表社区谢谢你。”今年8月15日,林三红将一封感谢信递给了南静钰。
“每天看到穿着黄马甲的硚口义警巡逻,他们不仅帮助为我们送菜送药,还特别留心关照特殊人群,这些都与南户籍的工作分不开,让我们特别感动。”信中写道。
刘幼君今年66岁,是一名退休的党员,住在城市广场A区。2022年,他主动找到林三红和南静钰,想参与小区的群防群治工作。
“只要是为小区管理和防范服务的,我们一定支持。”三人一拍即合,在南静钰的倡议下,成立了小区服务队,刘幼君为这支队伍取名为“安顺服务队”。3年来,有25人先后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他们中有退休在家的党员,有小区及周边的居民,有外卖员和快递小哥,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加入到硚口义警这个大家庭。
“小区内的7栋居民楼,我们每天都会逐层逐户检查,疏通消防安全通道。遇到邻里纠纷、突发情况,我们也会第一时间调解处置。”刘幼君说道,“老南还请了医护人员教会我们急救知识,提升我们应急处置能力。”
今年8月13日上午,刘幼君带领义警队伍在小区内巡逻时,发现80多岁的张爹爹坐在小区马路边,看上去非常虚弱。现场,老人无法说话交流,刘幼君一边扇风为老人缓解不适,一边拨打120急救车赶来救治,社区工作人员和南静钰也闻讯赶来帮忙。在医院,社区网格员一直守候陪伴着老人,直到家属赶来。在老人住院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多次前往探望慰问,目前,老人已出院回家休养。
用南静钰的话说,社区治理,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人尽心尽力,只有把居民当作亲人,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团结,更幸福。据介绍,2023年以来,长顺社区先后获评硚口区级文明社区、基层治理“好支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