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智慧天网”筑就平安高速路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保华 通讯员 熊静怡 王娑娜
“有人骑电动自行车上了高速公路,赶紧劝离。”近日,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速公路大队交警在指挥中心视频巡查时,发现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自行车在辖区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上行驶,便立即通知附近巡逻交警前往处置。仅10分钟,交警便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处将该女子带下高速公路,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上高速公路事件的高效处置,是黄石高速交警近年来深耕高速公路智慧管理,以科技赋能推动提升交管质效的结果。
黄石高速公路大队辖区道路里程约260公里,单靠“车巡”,不仅效率受限,还很难做到对路面状况的实时掌握。2024年10月以来,大队通过搭建智慧高速公路天网系统,让这种被动局面得以改观。
8月12日凌晨,武阳高速公路黄石段发生一起两车追尾事故。大队指挥中心通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很快发现异常,并精准定位。值班民警立即通过广播系统远程警示后方车辆,并同步指令就近巡逻警力、路政和施救部门赶往现场处置。事故车辆及人员5分钟内得到救援,30分钟内道路恢复畅通,有效避免了二次事故和长时间拥堵。
今年4月,黄石高速公路大队又推出2套恶劣天气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含车速测量、车距测量、智能视频、可变限速、路线诱导、告知组合屏等7个预警模块,以及多处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编队。
大队还与气象部门建立“一键联动”预警机制。气象部门发布的恶劣天气预警信息可实时、自动推送至大队搭建的智能预警平台。平台随即根据预设策略启动响应模块,如提前发布限速提示、开启警示灯、推送绕行建议等,将预警响应时间压缩至近乎“零延迟”,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御。
8月10日,武阳高速公路857公里处积水,预警系统实时触发可变限速牌和诱导屏:“暴雨积水,限速40公里。”相关部门随即出动处置。隐患从发现到清除,全程不超过15分钟。
“遇到车流高峰和复杂交通事故现场,民警还可以使用无人机辅助巡航,以便及时调度警力处置。”黄石高速公路大队副大队长祝良晨介绍,系统运行以来,大队辖区高速公路拥堵指数下降30%,因恶劣天气引发的次生事故持续下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