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湖北公安网站|繁体|登录|注册

恩施市“护学专线”破解校园交管难题

2025-09-17 10:01 人民公安报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李宗吾 通讯员 李剑飞

9月1日,湖北省恩施市首条小学“护学专线”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政府主导+警校家社+智慧护航”的新型服务体系从中学向小学延伸,从试点走向推广。

从“堵点”到“亮点”、从“难题”到“样板”,恩施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深化“护学专线”实践,让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最后一公里”更加平安畅通。这背后是“一校一策”精准施策的务实与创新,更是“警、校、家、社”四方共建的智慧与担当。

从堵心到舒心

“以前接孩子放学,路上的车堵得动不了,我这心里也堵得慌。”家住舞阳大道附近的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

舞阳中学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放学时段有2000余辆接学生的车辆涌入舞阳大道三巷,周边交通严重堵塞。这里紧邻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救护车屡屡受阻,生命通道被堵,群众反映强烈。

恩施市实验小学地处城区中心地带,有3500余名学生。每到放学时,家长车辆蜂拥而至,人车混行、占道停车、随意掉头等现象屡见不鲜,学校门口的几百米道路经常拥堵。

“不能只靠贴罚单,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恩施市交管大队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下定决心治理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在恩施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大队联合教育、交通运输、街道等多部门实地踏勘、反复会商,决定推行“护学专线”模式,“警、校、家、社”四方共建,用“专车”替代私家车。

据介绍,“护学专线”模式直面“学生出行难、家长停车难、学校管理难、周边交通治理难”四大痛点,多方协同治理,力求取得学生安全、家长省心、学校减负、道路畅通的成效。

从校门到家门

“‘护学专线’不是简单地加几趟公交车,而是一套精细化、闭环化的定制管理体系。”恩施市交管大队副大队长邓汪洋向记者介绍。

对此,大队联合学校、公交公司、街道广泛开展调研,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实地踏勘“护学专线”的线路。为最大限度保障安全,“护学专线”的上车地点从校外改为校内或邻近单位的停车场。每天放学时段,护学公交车提前等候,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分线路排队,避免了在校外聚集、穿行马路的风险。

恩施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与实验小学仅一墙之隔,而水厂停车场入口坡度大,公交车无法驶入。大队协调相关部门紧急施工,铺设沥青、抬高地面、降低坡度,确保护学公交车安全顺利进出。在舞阳中学门口,因通道狭窄公交车无法转弯,大队协调有关部门拆除部分人行道,移开路灯,拓宽道路,让公交车畅行无阻。

据了解,每辆护学公交车都统一编号,学生有固定座位,便于清点人数。车上设置了“车长”和“小组长”,负责点名、维持秩序,确认全员到齐才发车。在恩施市实验小学,每辆车上还配备了两名家长志愿者全程陪护,关注车内动态,提醒孩子们坐稳扶好。

此外,公交公司为每名学生定制了“护学专线”乘车码,学生用公司的App扫乘车码后,家长就能通过App中的“护学专线”模块查看学生实时位置,实现“从校门到家门”全程闭环监管。所有经停站点均安装了视频系统,确保全程可视、可追溯。

从试点到示范

恩施市交管大队大队长黄念敏告诉记者,“护学专线”的开通,带来的不只是道路畅通,更是民心舒畅。专线在舞阳中学运行近5个月以来,舞阳大道晚高峰平均车速从每小时15.4公里提高到每小时46.1公里。

开学首日,恩施市实验小学数百名学生乘坐“护学专线”回家,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家长们纷纷表示,“护学专线”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为接孩子发愁了。校方也称管理压力明显缓解,不再需要大量教师护校疏导,学生离校时间从近1小时缩短至20分钟。

据了解,恩施市区目前有9所中小学校开通了“护学专线”,设置定制线路30条、停车点700余个。这一模式正从“试点”走向“示范”,从“一枝独秀”迈向“全面开花”。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