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路一策”铺就乡村振兴平安路
人民公安报讯 记者杨保华、通讯员覃江峰、胡金媚报道:“看这些新护栏多结实,开车拉脐橙下山,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新升级的村道旁,果农王师傅指着崭新的钢护栏高兴地说。今年9月,秀龙村村道完成道路防护工程升级改造,以往令当地群众担忧的“闹心路”,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平安道。
宜昌市“七分高山两分丘陵一分平原”的地貌特征,形成了该地区以山路为主的交通环境,农村公路里程居湖北首位。长期以来,部分农村地区道路安防设施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导致农村交通安全成为全市交通管理的难点。
今年以来,在宜昌市公安局的推动下,宜昌市委将农村道路路面改善工程和村道安防工程纳入2025年全市重点民生项目。同时,宜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通过分级分类管理,落实“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精准治理措施,使农村道路通行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枝江市仙女镇一段长1.7公里、通往晒金山林场的水泥路,过去因坑洼不平、雨天泥泞,直接影响林场26户果农的柑橘运输。“有一年柑橘丰收,好不容易来了收购商。可人家一看路况,觉得运输安全风险和经济成本高,把柑橘的收购价压得比周边地区低不少。”果农郑泽清说。
枝江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和仙女镇政府,开展现场勘测论证,争取到45万元乡村振兴专项经费,推动道路改造项目快速启动。今年8月,一条平整坚实的水泥路铺进果园深处。自此,运输柑橘的货车能直接开进果园,实现柑橘现摘现运。“运输环境好了,柑橘的价格自然高了!”郑泽清露出了笑容。
“我们将全市7个村庄、49条路段纳入重点治理范围,协调各县(区)公安交管大队,并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通过安装减速带、新增警示牌、设置硬质隔离护栏、硬化路面等措施,全面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宜昌市交管支队副支队长李志超介绍。
治理旧隐患,也需防范新风险。在宜都市,部分村道拓宽后,原本位于路肩的电线杆变成了“路中杆”,形成新的安全风险。宜都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将其纳入挂牌督办清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排查出的101根占道电线杆逐一编号建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迁移或安全防护方案。施工期间,交警加强现场疏导,确保交通安全与施工进度两不误。
据统计,今年以来,宜昌市交管支队联合相关部门,累计完成26处挂牌隐患点治理,新增道路安全防护栏20公里,增设交通标志标牌236块,显著提升了农村道路安全水平。今年1月至9月,全市农村道路伤亡交通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4.7%,农村地区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零发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