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立体巡防,呵护蓝天精灵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保华 通讯员 周胤伍
金秋时节,湖北省襄阳市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水雾漫漫,斑嘴鸭、绿头鸭、白骨顶鸡等越冬候鸟成群结队,或水面翻飞,或觅食嬉戏,勾勒出一幅和美生态画卷。
江岸旁,林木间,襄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联合汉江(襄阳段)湿地保护联盟工作人员,采取空中无人机与地面巡逻相结合的巡护模式,细致排查非法猎捕工具,清晰监测捕捉各类动态信息。
襄阳市位于全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的中线通道上,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节点和生命驿站。
为切实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环境,襄阳市公安局结合辖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候鸟迁飞通道分布实际,将全市划分为11个重点巡护区域,组织市、县、乡镇三级森林警长、河库警长及义警队伍共同巡护,并布设红外监控、雷达等前端感知设备,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巡护体系。
今年,襄阳市公安局打通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平台的数据壁垒,打造生态共治智慧平台,实现生态要素一屏统览、生态风险智能研判、生态警务协同智治。
“平台还集成了多个打击野生动物犯罪数据模型,为保护野生动物筑牢智慧防线,也为深入推进‘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打下坚实基础。”襄阳市公安局森警支队支队长张帮华介绍,今年以来,襄阳公安通过智能监测发现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线索21条,核查后破案5起。
“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中,襄阳公安机关坚持精准打、深度打、全链打的总体思路,综合分析辖区涉野生动物警情分布与发案规律,创新技战法,强力打击生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共侦办涉野生动物案件9起,抓获嫌疑人22名。
今年5月,襄阳市公安局襄城区分局查获一辆载有102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的私家车。当市县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组织扩线侦查时,却发现由于鸟群已向北方迁徙,犯罪团伙暂时“集体静默”。
专案组民警始终没有放弃案件侦破工作。“平安原野—2025”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他们深入分析黄胸鹀迁徙规律,从8月中旬再次张网布控、循线深挖,逐步摸清了以王某为首,非法猎捕、存储、收购、运输、销售野生鸟类的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活动规律。
9月2日深夜,专案组民警在襄阳市东津新区某村现场抓获正在非法交易的犯罪嫌疑人8名,解救黄胸鹀6000余只。
襄阳公安机关与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以及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联动共治,推动建立打击危害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机制及生态保护协同工作站,细化落实联合救助、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机制,协同整治黑灰产业链。专项行动中,他们开展联合执法68次,检查花鸟文玩、集贸市场、野味餐饮店、驯养繁殖场所、寄递物流点等场所567处,并对有关互联网交易平台落实常态监管。
“请大家关注这张国家保护鸟类图鉴,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既要打击震慑,更要宣传发动。襄阳公安机关广泛开展以案说法、答题互动、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组织民警辅警“进场所、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单位、进农村”,向群众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