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魔术”上演 金饰悄然“瘦身”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保华 通讯员 熊静怡 柯 巍
“阿姨,10元翻新一件,我还能免费帮你清洗。”10月12日10时许,在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63岁的侯女士一听价格如此优惠,便爽快地将耳环交给商贩潘某帮忙翻新、清洗。然而,等到侯女士来取耳环时,感觉耳环重量明显轻了且变薄了。当她还在疑惑之时,对方早已离去。
当日12时许,侯女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并赶到大冶市公安局大箕铺派出所报警。民警了解到,当天上午,潘某骑着摩托车经过侯女士家门口,用喇叭喊着“打金子嘞”(意将金首饰翻新)。听到潘某说“翻新只需要10元”,侯女士便将自己的金耳环交给潘某进行翻新。
“接到报警后,我们建议侯女士立即到专业金店检测。经检测,侯女士的金耳环由原来的4.1克变成了1.9克,另外2名翻新金饰的人2件金首饰也分别由3.9克变成2.12克、6.5克变成2.66克。”办案民警表示,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并非疏忽或者正常耗损,极大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盗窃。
大箕铺派出所立即向大冶市公安局上报,在大冶市公安局支持下,办案民警一路追踪潘某的落脚点,10月14日在阳新县一宾馆内将潘某抓获。经讯问,潘某承认了其盗窃黄金的犯罪事实。
潘某今年50岁,其父亲以前是一名“铜匠”,在父亲影响下,潘某学会了冶炼技术。因长期找不到工作,潘某经济拮据便起了“赚快钱”的心思。
10月9日开始,潘某伙同老乡潘某甲、潘某乙、潘某丙从黄梅县出发,途经浠水县来到黄石市。在黄石市某宾馆住下后,4人分别携带工具以及硝酸、盐酸等化学液体,到黄石各地以“翻新首饰”的方式实施盗窃。
10月12日,潘某用焊枪将侯女士的耳环熔化后,用模具重新加工,最后将加工好的金耳环放到一装满黄色液体的玻璃瓶中进行翻新。这杯黄色的液体就是让耳环“减肥”的关键,它就是俗称的“王水”。黄金因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单一强酸反应,但“王水”能够打破这一特性,使黄金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后“隐形溶解”成液态氯金酸。
“‘王水’溶解黄金过程很快,而且溶解量比较隐蔽,顾客大多不懂化学原理,只看到黄金表面的污垢被‘洗干净’,很难察觉重量减少。”办案民警介绍,“通过这一系列的‘化学魔术’,金饰完成神秘‘瘦身’。”犯罪嫌疑人为了降低顾客的警惕性,还故意在加工时表演复杂工序,比如反复捶打、灼烧黄金,同时用话术转移注意力。当晚回去后,潘某等人就加入铜、铁等金属置换出金粉;再通过高温熔炼金粉,重新铸成金饰。
潘某等4人正是以低价清洗黄金首饰为幌子,在农村地区专门选取佩戴金手镯、项链的老年人为目标,利用老年人节俭心理,诱导其将黄金饰品进行清洗,再利用“化学魔术”实施盗窃,清洗后将恢复光泽的金首饰交还受害人,而受害人用肉眼难辨黄金重量的减轻。只有等到某次偶然的复称,才会发现黄金被盗。
10月15日,大冶警方将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经查,4名犯罪嫌疑人作案10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目前,潘某等4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