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打造平台 实战培养
人民公安报记者 杨保华
2400余名“90后”民警成为侦查打击骨干,630名青年民警入选集中攻坚专业人才库……近年来,湖北警营刮起一股青春风潮。
“工作中,我们注重因势利导,通过一系列育新、育才和育德的机制平台,帮助青年民警辅警快速成长成才。”湖北省公安厅政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挥专精尖人才优势
2024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有针对性地招录11名博士,补齐关键岗位短板。如何用好这些高精尖人才?湖北构建省、市、县三级侦查中心体系,设置岗位2000余个,吸引懂建模、会研判的专精尖人才寻找打击违法犯罪的“金钥匙”。
不久前,胡冰又立功了。在她的带队深挖下,武汉东西湖警方打掉一个45人的电诈团伙。胡冰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于2021年进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当时,得知单位来了位学计算机的博士研究生,各警种负责人都抢着要。局党委研究后认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果断把胡冰放在最急难险重的反诈战队。
截至目前,凭借过硬技术能力,胡冰已破获电诈案件360余起,参与支撑抓获嫌疑人1000余名,打掉电诈团伙48个。2023年,东西湖区分局成立“胡冰先锋队”,队员均为青年民警。
在湖北公安机关,像胡冰一样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善啃“硬骨头”的尖兵还有很多。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石首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石宝强4年内带队侦办3起重大网络犯罪案。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青年民警龚圣以“龚圣工作室”为牵引,培育6名无人机持证飞手和6名穿越机专业飞手,带领专业快反队处置扰航事件100余起。
实施因材用人、选人机制
遇到案子就兴奋——这是同事对39岁的李堃的印象。2008年参加公安工作不久,李堃为了拓展信息来源,搭建网上QQ派出所。2009年10月的一天,李堃收到网友提供的线索,称蕲春有一伙“酒托”在网上揽客,骗了不少人。因为懂网络,李堃担起破案重任,和同事网上网下联动,摸清了犯罪团伙组织架构,将其一网打尽。
经历两次遴选,李堃进入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工作。李堃的成长轨迹,正是湖北公安机关实施因材用人、选人机制的生动体现。
湖北省公安厅推进年轻干部“深耕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厅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在民警升职、任职前开展专业性谈话交流,给新招录民警安排“从警引路人”,确保青年民警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三场”练兵强队伍
“资金都流向同一个账户,她显然不是单干……”4月20日,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王炳炜深挖一条卖淫嫖娼线索后,发现背后存在有组织犯罪情况。十堰公安根据王炳炜的研判结果,打掉组织卖淫团伙2个。
今年30岁的王炳炜曾在湖北省公安厅打击整治一体化专班学习一年。在和省市公安刑侦高手同题共答、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涉网犯罪研判技巧。回到十堰后,因为连续几起大案办得漂亮,王炳炜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个人二等功,于今年被提拔为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情报工作和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近年来,湖北公安机关围绕规范执法、侦查办案、基层治理的实战需求,组建攻坚专班150余个,将其打造成青年民警敢打必胜的“战场”、战训合一的“练兵场”、比学赶超的“赛马场”(简称“三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民警有了施展才华的动力和舞台。同时,湖北省公安厅配套出台在集中攻坚行动中培养考察干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提拔任用、表彰奖励机制,将表彰奖励向攻坚人才倾斜。
如今,湖北公安队伍中经过“三场”历练成熟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全省已拥有高素质研判人才6000余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