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下,闪闪的警灯与皎洁的月光温暖辉映
极目新闻通讯员 孙逊 黄若灵
中秋清辉满庭圆,坚守换得万家安。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游客纷纷走上长江大桥、司门口天桥,举起手机打卡“夜上黄鹤楼”,楚河汉街、梦时代等商圈华灯映照,祥和温馨。节日氛围中的武昌区公安民警辅警,以坚实的脚步丈量辖区街巷,携“黄鹤卫士”日夜巡逻,用科技的力量确保大客流下道路通畅,操作无人机助力疏导交通,他们默默地将平安写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民警携手“黄鹤卫士”,让团圆少点遗憾
10月6日下午2点,黄鹤楼公园游客量达2万人次,毗邻长江大桥的西门成了客流最集中的地方。“请有序通过,沿着步道下桥再打车。” 分局反恐怖和巡逻大队负责人周武军手持扩音喇叭引导人流,辅警在路边劝阻违停车辆,值守力量按照“一点一方案”,时而分流拥挤的人群,时而解答游客的路线咨询,确保人车通行互不干扰。
顺着西门步行200米走下台阶,便是连接长江大桥与户部巷的司门口天桥。分局网安大队民警李翔和辅警田涵刚帮助一位迷路的游客指路,马上又接到“黄鹤卫士”队员李师傅递来的一部刚拾获的手机。“我在防空洞旁楼梯上捡到的,看能不能找到失主。”自从长江大桥上桥步道的台阶成为黄鹤楼热门“打卡点”,李师傅将日常的巡逻路线进行了调整。接过手机没多久,铃声便急促响起,听筒里传来陈女士的声音:“原来我的手机在警察叔叔手里,那我就放心了!”民警李翔当场归还后还不忘叮嘱:“节假日人多,贵重物品一定要贴身放好。”话音刚落,两人又转身投入到疏导客流的工作中。
几个小时前,刑侦大队副中队长李家勇与民警张剑雨联动桥面上的巡逻队员,帮助一名7岁的走失女童团团找到了在司门口商圈附近的家人,将团团安全送回母亲手中。“双节”期间,民警携“黄鹤卫士”义警,已为群众寻回遗失物品30余件、帮助找到走失人员20余人次。
无人机助力快破民生小案
10月4日上午11时,徐东地区一名骑手因外卖丢失报警。徐家棚派出所民警方卓和祝昕接警后,通过调取周边监控,发现了盗窃嫌疑人所骑行的电瓶车。然而当监控追踪至中午12时许,嫌疑人骑车拐进M758商圈后轨迹中断。
“启动无人机支援。”经过情报指挥中心调度,分局无人机战队民警陈昶霖、辅警朱帅帅携带设备抵达现场,升空后仅10分钟就在便利店门口发现与监控显示的可疑车辆相同的电动车。地面抓捕组根据定位布控,半小时后成功将返回取车的嫌疑人戢某抓获。
“双节”期间,分局无人机战队依托低空视野优势,与地面警力密切配合,累计升空巡查80余架次,不仅助力破案、寻找走失人员,还完成交通疏导喊话30余次、人流检测调度20余次。
商圈里的守护,细节里藏着安全感
夜色渐深时,22岁的新警彭宇航,在这个“双节”交出了自己从警后的第一份节日守护答卷。10月5日晚8时许,他正跟着汉街派出所民警谢文升沿街区步巡时,电台传来指令:“二街区摊贩丢钱包了,速到现场处置。”
两人赶到现场,失主张师傅说:“包里其实也没多少现金,大过节的还麻烦你们。”“请您跟我们回所里看看。”在汉街派出所,彭宇航的心里本和张师傅一样没底,但是看到值班民警施贺青和辅警熊杰熟练操作监控,仅5分钟后,便发现张师傅的钱包被另一名商贩捡起。“就在这个位置,我们一起去帮您找回来。”彭宇航根据监控特征,返回现场内找到拾获者,帮摊贩顺利拿回自己遗失的钱包。
同一时段,在客流量达3万人次的武昌万象城,徐家棚派出所民警靖辉与辅警刚完成网格化巡控,便接到“第四网格游客与摊贩起争执”的指令。赶到现场后,他们将冲突双方引至休息区,待情绪平复后厘清诉求:游客因商品瑕疵想调换,摊贩因忙乱未及时处理瑕疵品。最终协调商家换新商品,化解纠纷后,双方在警情登记本上写下调解协议并达成一致,警情得以圆满处置。
夜色渐深时,街头的警灯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节日我在岗,平安请放心”,这朴实的承诺在每一次快速出警、耐心调解和破获案件中,谱写成武昌公安守护万家团圆的诗篇。
附件: